“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支部战斗堡垒倍显重要。南安镇杨乐堡村位于文水县城东北30公里处,全村共有余户,人,耕地余亩。多年来,该村*支部在上级*委、*府的领导下,立足实际,群策群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通过“加强*建促管理、发展生产促增收、改善民生促和谐”,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路子。
一、加强基层*建,促进民主管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农村*员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杨乐堡村*支部以各种学教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基层*建不断加强,村务管理日益民主。
杨乐堡村5月份“组织生活日”
杨乐堡村学习*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开展“两学一做”“维护核心见诸行动”等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专家讲学、干部引学、*员自学的形式,使班子5名干部和全村92名*员的思想境界、*治素质、宗旨意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二是按照“设岗定责”的要求,设立了“发展生产示范岗”、“基础设施建设岗”、“文明乡风营造岗”、“村务公开监督岗”等,让*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创先争优有平台。每个岗位确定1至2名骨干*员为领岗人员,通过公示栏向群众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使村内各项工作有人抓、见成效,并把*员履岗情况作为“一会两评议”的重要内容,评议结果作为*员评优评先的依据。
三是推行“四议两公开四监督”工作法,充分调动了广大*员群众参*议*的积极性。在推行过程中,由于准确把握了提议有准备、商议要诚肯、审议需充分、决议应引申的关键环节,起到了凝聚支部班子、提高*员素质、化解干群矛盾、避免决策失误的作用。杨乐堡村*支部自年以来连续十几年被中共吕梁市委评为“五星级*支部”,年,被中共山西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组织”,并多次被县委、县*府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
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才能生活宽裕。杨乐堡村始终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确立了“企业现代化”、“养殖规模化”、“种植示范化”的发展思路,推动本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杨乐堡村级活动场所面貌
一是年成立了山西龙泉酒业有限公司。企业占地亩,拥有先进生产线5条、高速灌装线3条和现代化的过滤设备、计量仪器、处理设备、检测系统等,如今已实现白酒勾调自动化,年生产白酒吨。公司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余人,安排本村贫困户就业6人,助力脱贫攻坚,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企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各村的种植、养殖、运输等行业协同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成立了德茂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开始,总投资1万元,利用村南汾河沿线的亩滩涂地,启动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养殖散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年9月,完成了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年7月,完成了二期工程。合作社现有社员68户,筹资总额万元,年均出栏肉牛00余头,年总利润万元,为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德茂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在平遥、祁县、交城等周边县市得到成功推广,带动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三是建成示范化的种植园区。杨乐堡村梨树种植是传统产业,为了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该村投资70万元,增挖深井5眼,埋设防渗管道3万米,使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井河双灌、旱涝保收。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实现了果蔬并进,效益互补。如今,该村梨树种植亩,蔬菜种植亩,高产丰收,利润喜人。截至目前,杨乐堡村龙头企业、规模养殖业、示范农业三项并举的经济格局已然形成,发展态势良好。年、年、年,该村被县委、县*府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年,被县委、县*府评为“三农工作先进村”。
三、加大民生投入,构建和谐农村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地,民生工程关系着农村的稳定和谐。杨乐堡村*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做好群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