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话山西葫芦 [复制链接]

1#

山西葫芦

□赵士岱

山西人善于种植葫芦,名不虚传,以种植葫芦为业的村庄就有二三十个,其中曲沃县下坞村、闻喜县阜底村、安泽县孔旺村、祁县贾令村、襄汾县上鲁村、文水县吴村等更是远近闻名的“葫芦村”。每到五六月间葫芦挂果,每个藤上结七八个葫芦,甚是可爱。在葫芦专业户的辛勤劳动下,每年都会有数十万个葫芦从山西各地运往全国各地。

葫芦,谐音“福禄”。在山西民俗中,“福禄”的题材随处可见。晋中民俗最为讲究,在居室的正堂上方挂上葫芦,象征“天降福禄”;在书房的几案上摆放葫芦,象征“福禄双至”;在汽车上挂上葫芦的吊坠,象征“福禄随行”;手上把玩葫芦,象征“福至禄归”。

不单单是山西人,中国人都把“福禄”看作是人生的至高追求。葫芦的寓意刚好与之契合。葫芦的样子很多,“下大上小中间细”的葫芦尤其受人喜爱,农民们称为“细腰葫芦”,民间也称“神仙葫芦”。我们看到民俗画中寿星的宝葫芦、太上老君的药葫芦、铁拐李的酒葫芦、林冲的酒葫芦等等都是这种样子的葫芦。虽然这类葫芦的大体样子都是这般形象,但是,若长成比例合适,造型完美的样子也绝非易事。长相好的葫芦本来就是百里挑一,而要凑成一对则更是难上加难,千里挑一。

九月是葫芦成熟的季节,喜欢葫芦的人就去种植葫芦的农户家去挑选样子中意的葫芦。往往从早挑到晚也很难挑到一对满意的,两个葫芦能够大致成对就已很完美了。

从年以后,山西大面积种植葫芦的农户渐渐多起来,因为有市场,所以就有产出。我们常常形容的那些“葫芦村”就是此后渐渐形成的。所以,人们又将葫芦进一步地艺术化,大量的葫芦艺术品走向市场。在葫芦上雕刻民俗图案的被称为“刻葫芦”,用烙笔在葫芦上烙出民俗图案的被称为“烙葫芦”或“画葫芦”。民间也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葫芦艺术品加工的艺人。

手工雕刻葫芦是一项非常考究的工艺,雕刻时手上的力度直接影响葫芦作品的质量,稍一用力就可能前功尽弃。手工烙画葫芦也是一项非常精深的工艺,烙笔在手上只能一次性成画,一旦开笔,不容修改,一笔烙错,意蕴尽失。所以,一件上乘的葫芦作品动辄成千上万是常事,因为艺术的价值总是让我们的想象空间不断扩大。因此,为了降低葫芦艺术品的商品成本,让更多喜欢葫芦艺术品的民众能够买得起葫芦,就有了专门用于葫芦加工的设备,工人只需将图案输入电脑,由计算机控制车床,很快就能雕刻或烙画出一件图案复杂的葫芦作品。

山西人对于葫芦还有另外一种用途,是把葫芦当药材。在山西地方中医药的经验中,用葫芦来治疗水肿、理气、活血、止痛、止咳、祛痰等病症。

葫芦的用途甚多,难怪会成为大众喜爱的物品。

?本期文章素材节选自太原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