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社会宣泄戾气等待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危害有哪些

向社会宣泄戾气等待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继长春的“盗车杀婴”后,又一起残害儿童的恶行在北京上演。一名推着孩子的母亲在大兴区某公交车站旁与一辆轿车内的两名男子发生口角,两名男子不但下车出手围殴年轻的母亲,其中一人竟将童车里的孩子举过头顶后重摔在地。虽然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这名2岁半的女童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7月26日《北京晨报》)


为何一起简单的口角,竟然会以残害无辜的孩子来收场?尽管有人指出嫌犯可能存在人格缺陷、多种负面情绪积聚、摔童属于“激情杀人”等推测,不论该男子有如何复杂的作案动机,但能明显看出一种不计后果泄愤的情绪。何况,将孩子举过头顶摔在水泥地上的结果,成年人应该明白有多严重,对儿童的伤害性有多大;无论嫌犯归案后如何自辩,涉嫌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极坏是铁一般的事实,等待他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其实,就在这个7月,北京短短七天内已经发生六起“随机的暴怒”。在“当街摔童”事件之前,“朝阳大悦城杀人(17日),机场出口爆炸(20日),马连道家乐福砍人(22日),光明楼金凤成祥爆炸(24日),双井家乐福着火(24日)”,类似的总结在人们的微博上频繁出现。“北京这是怎么了”成为很多市民慨叹的话题。其实,再联系到前不久致死47人的“厦门67公交纵火案”,以及上周广西男子挥刀砍死计生局干部的恶性事件,到本周一深圳罗湖一男子当街挥刀致6名无辜路人死伤,“中国怎么了”或许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从陈水总到冀中星,从“盗车杀婴”到“当街摔童”,每一个极端案例背后隐藏着社会个体的负面因子;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股自下而上的暴戾之气似乎正在中国社会积聚升腾,每个人都随时可能遭受这种无定向暴力犯罪的伤害。不但是北京,各地民众对公共安全恶化的担忧都在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也在等待这样的回答:他们的戾气究竟从何而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周围开始充斥这种暴戾、仇恨的气息?以至于一个男子要向无辜孩子痛下杀手、通过当街重摔女童致死来宣泄这种戾气?正如有媒体指出,近年来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和快速的社会变化,令弱势群体的不平等感和对社会的不满迅速积累;加上当下的中国社会缺乏理想的法律体系和社会安全络,社会弱者在无法自保后往往选择铤而走险。而从更大的角度看,当中国经济增长步伐逐渐放缓,包括中产阶层群体在内的普通民众发现“中国梦”与他们渐行渐远,而一些官员的腐败和社会不公无疑加剧了这种挫败感。一旦有突破口,这种积怨往往容易以极端的形式发泄出来;去年部分城市反日游行中频发的打砸抢烧行为,很多就是借爱国之名行泄愤之实。


但更须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络世界,有人竟然还将陈水总、冀中星等人的行为视做“英雄作为”,一些媒体也在上公开发表同情肇事者的言论,这不免更让人感到戾气弥散的风险。也有人担心,每一个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都可能变成社会的定时炸弹。必须指出,无论陈水总、冀中星这样的作案者遭受到何种不公,也不可能使类似的报复社会型暴力事件正当化,作恶者必须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类似北京“当街摔童”这样的极端事件,今后还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何地上演,谁都不知道。但是这一系列的随机伤害事件,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向我们示警:中国能否充分应对那些越来越边缘化的社会人群所积聚的不满和怨气?*府除了加强安保,能否釜底抽薪、找到根治社会戾气的对策?一方面,严刑峻法并不足以维护健康的社会秩序,杜绝此类事件还需回归到人的良知和道德上来;挽救良知、重塑道德底线,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而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的戾气,根源则在于保障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让社会上的每个人无论财产多寡、地位高低,“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才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深水区,转型中的社会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挑战不可避免;在制定出台事关民众福祉的各项*策举措时,应注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最大限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让中下层民众切实感受到善*的体恤和温情。(刘洋)


原标题:向社会宣泄戾气等待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原文链接:


稿源:光明


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