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爱兰12岁目睹刘胡兰牺牲,几度昏厥,1 [复制链接]

1#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每个人生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愤然战斗还是唯唯诺诺,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这对生于革命年代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生命是脆弱的,他们选择了燃烧自己。

刘胡兰,一个永远活在国人心中的巾帼英雄,闭眼可见其坚毅的目光、爽朗的笑容,还有她面对敌人时的不卑不亢。有人说人死了之后就会有一颗星坠落,而刘胡兰牺牲后更像是爬上夜空的明星,照亮了12岁的妹妹刘爱兰,激励了千千万的国人。

01一、英雄出少年,少年多遭难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何人会料想到,这样的题词会出现在一个14岁的孩子身上。年,受人尊敬的主席亲手为刘胡兰女士献上这高度凝练的褒扬之辞。

刘胡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刘胡兰于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小山村,当时他们家在本地都算得上是困难,更别提这个山村原本的经济状况了。可是古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也,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份磨难为刘胡兰提供了成长的养分。

不仅如此,刘胡兰的生活之痛还体现在原生家庭之中,身为长女的她在4岁时就经历了亲生母亲的离世,这让她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在困苦和孤独中,刘胡兰的心智愈发成熟,而这也为刘胡兰以后的少年有成埋下了伏笔。

亲情上的缺憾就像截流石头,一颗被冲走后很快就有另一颗补上了,这就是刘胡兰的后母,后母与父亲的结合并没有带来灰姑娘式的悲剧,尽管家里多了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而刘胡兰分到的爱却没有减少。

细腻的亲情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得刘胡兰的心里更添了一份真挚、朴实。在这个基础上,刘胡兰的英雄人生开始了。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正值内外困苦交加之际,刘胡兰所在的山西文水县在中共的领导下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因此这里的革命氛围是很浓郁的。年,抗日战争正酣,刘胡兰拖着一个稚嫩的躯壳加入了儿童团。

在儿童团里,刘胡兰开始接触革命真理,少年的稚气虽然还未完全褪去,但其心已似钢铁一般。在这里,中共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而党对儿童的培养也是没有落下的,这里不仅成立了抗日政府,还有抗日小学,刘胡兰耳濡目染,成为一名坚定的爱国者。

在抗日战争中,刘胡兰迷惑日军捣毁封建地主粮仓、帮助政府清除汉奸、为受伤的游击队员提供后勤服务,已经是少年之中的英雄。在刘胡兰14岁的时候,她就已经成长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然而,少年多遭难,刘胡兰在自己15岁的花季岁月里被敌人残忍杀害。那是年的冬日,阎锡山手下的豪强地主为报复刘胡兰,将刘胡兰抓捕起来,威逼利诱,企图使她投降。高昂的头颅不愿低下,高尚的灵魂永远圣洁。

由于拒绝投降,反动派分子只得利用冰冷的铡刀掐灭这团革命的火苗。而在刑场之下,年仅12岁的刘爱兰看在眼里。

02二、命运交织,灵魂相伴

刘爱兰是刘胡兰生父与后母结合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刘爱兰虽比刘胡兰小3岁,其心智却在无声中受到了姐姐的影响,然而直到年那个冰冷的冬日,刘爱兰才算真正长大。

刘胡兰没有因为妹妹是同父异母而设置隔阂,反而将其视为至宝。刘爱兰喜欢跟着姐姐到处跑,听戏唱歌,刘爱兰仿佛在沿着刘胡兰的道路一步一脚印地行进着。只是这个过程太快,刘爱兰还没有反应过来。

刘胡兰牺牲那天,刘爱兰在刑场上猛然晕倒,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姐姐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自己。后来在为姐姐处理后事时,刘爱兰因为受不了打击而又几度昏厥,姐姐的牺牲为刘爱兰的革命之心镀了一层金。

一年后,13岁的刘爱兰加入了当地的战斗剧团,以独特的方式为革命尽绵薄之力,她想把自己的姐姐传神地演绎出来,她要将刘胡兰精神发扬光大,她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少年是世界的中国少年。

由于刘胡兰生平并未留下任何照片,其形象之塑造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母亲的口述,而刘胡兰精神的点睛之笔却是由刘爱兰完成的。

命运的交织使得二人的灵魂相伴,刘胡兰身虽死而魂不灭,刘爱兰真正将刘胡兰的生命在舞台上延续,使得这个娇小的中国少女在中国革命史上巍然矗立,激励人心。

当火苗在干草之中跳跃,燎原之势指日可待。

03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年,刘爱兰已经是耄耋之身,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平静地卧在病榻之上,其眼睛有神,其眼神有光。

在谈到姐姐刘胡兰时,刘爱兰仍像一个花季少女,她回味姐姐对她的好,她赞叹姐姐不畏敌人的勇敢,而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刘胡兰精神的传承者、传递者。

受刘胡兰的影响,刘爱兰的弟弟妹妹也先后投入革命浪潮之中,成为新中国的卫道者,为新中国政权之巩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刘胡兰就像那簇火苗,瞬间燃起燎原之势。

人固有一死,刘胡兰是重于泰山的。

04小结

林则徐面对外来侵略者,喊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刘胡兰面对封建地主呐喊“怕死不是共产党”,二人同样站在历史的风口,实现了个人的华丽蜕变。刘胡兰,中国女性之光,中国革命之光。

好家风可以传承,好精神一样永垂不朽,刘爱兰之辈不忘历史,以切身之行动弘扬姊妹刘胡兰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国人民听到了,中国人正在前赴后继像刘胡兰一样贡献自己。

参考资料:《英雄人物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