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微型电动车市场的“易”与“不易”
微型电动车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增长,去年全国微型电动车产销量约为40万辆,总保有量已达百万辆级别。尽管微型电动车始终游走在行业边缘,缺乏生产、管理等机制,夹缝中求生存,但其令人惊叹的市场成绩让整个行业不得不开始思考微型电动车如何良性发展下去。 专家说 郭孔辉:让微型电动车不受歧视的生存 中国工程院士郭孔辉院士称,微型电动车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价格低、使用成本低成为发展主要理由,也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 他指出,微型电动车长期以来受打压和封杀的理由主要是:技术落后、质量难控、管理不便以及铅酸电池污染空气。 但事实上,电动车并不是指标越高越先进,不应该舍本求末,以最少的代价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算是先进技术。首先满足当前的市场要求,同时努力满足未来的市场要求,技术就会迅速不断的提高。最高车速和续航里程的指标,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至于管理上,郭院士表示,严令封杀固然简单,这其实是不想管理的态度,承认管理就要允许其 客观存在 ,继而实现分类管理。 *府的重要作用应该是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法规标准,不应该把缺乏规范归罪于企业或产品。事实上,欧、美、日等国家都有成熟的电动车标准。从山东电动汽车看出,一出现就能在市场上长期热销,受到广大交通不便地区,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的广泛欢迎。有些缺点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要克服缺点,尤其应该给它规定规范的标准,允许它在发展中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