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钢铁行业:钢企转型谈何容易?
严重的产能过剩和环保问题已经使得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走到了不得不转的转型期,过去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在现今新环境下持续,钢铁业若想跟上我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转型刻不容缓,然而钢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此时转型谈何容易。
1、钢企难以承受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近几年钢企一直处于微利时代,目前大多数钢企依靠非钢产业支撑,单独依靠钢铁产业盈利的钢企几乎没有,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大中型钢铁企业合计利润总额由盈转亏,总亏损额23.29亿元,为2010年以来单季度最大亏损额,全行业亏损面达到45.45%,同比增加14.77个百分点。微薄的利润能支撑钢企继续生存已经不容易,而转型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再加上当前银行对钢企实施限贷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说转型对于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的钢企来说谈何容易!
2、转型影响就业、地方税收问题钢企转型首先就是要削减过剩产能,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作为河北的钢铁重镇,唐山的钢铁产能占到河北总体钢铁产能的一半以上,河北省的分解减产任务中,要求唐山市压产4000万吨,这将直接影响近10万人的就业。另一方面,钢铁业和房地产业缴税比例在地方税收中能占到将近3-4成,钢企转型在短期内会对地方税收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地方*府来说,削减钢铁产能后的土地再利用、债务处理、员工安置、解决村民的生活困难,才是他们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如何找到适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系统性地协调好民生与产业、中央与地方以及各主管部门的关系,是"炸炉"之后*府还要面临的考验。
3、"地条钢"发展肆虐,产能越治理越过剩2013年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削减钢铁产能,然而据统计显示,钢铁产量库存不断增加,钢铁行业投资虽有下降,但民间投资热情不减。一季度钢铁工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93亿元,同比下降3.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6.65%,钢铁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80.18%。而且钢铁市场低价、无序竞争普通,大量违法生产、质量低劣的"地条钢"进入市场,我国钢铁业进入了一个越治理越过剩的怪圈。
在钢铁业的寒冬期,钢企只有转型才能生存下去,然而对于钢企转型,我们只能说:计划容易,行动不易,且转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