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水的黑国语漫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文水的“黑国语”漫谈

胡国川张质廉

大美文水马永贞摄

樊俊同志在他主编《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集萃》(大王堡的传说)一章中讲到:在久远的年代,大王堡(堡子村)涌现出了不少手艺人,主要制作一些酒具、贡具、以及嫁妆等锡制品,期间在这些锡艺人中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黑国语”。文水历史上首次在媒体上披露“黑国语”一说,这还是挺新鲜的。不过,据我的了解,黑国语的流传不仅仅限于堡子村。文水里洪村、桑村周边以及边远村落都有“黑国语”遗留痕迹,部分老年人直到现在都能随便载上几句。另外,笔者亦不赞成黑国语是在“锡艺人中产生”的观点。追踪溯源,文水黑国语主要形成于解放前商业、武林、帮会、土匪各团伙之中。他们有的受到官府支持,有的被严格限制、取缔、打击。为生存计,为适应险恶的外部环境,他们创造、借鉴和完善了一整套“黑国语”。这对加强其内部控制,保守机密,辨识敌友均起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江湖特别是武林人士使用“黑国语”为沟通工具后,能使素不相识的产生一种亲密感,彼此都有一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体验。这就是说,“黑国语”沟通的双方适才那种隔膜、戒备、敌视的状态便为一种温和、友善、热烈的氛围所取代。所以说,不管是那个武术拳种流派的人,熟练地掌握、运用“黑国语”是至关重要的,不然他就不能吃练家子饭,而且还有被当作不“忠”对待的可能。

甚至于文水历史上名声显赫的左二把也概莫例外。他的“昌隆镖局”于苏州、徽州和家乡文水等地广设镖局分号,走镖三十多年,生意遍及我国南、北方十三省,从未失过镖。试想,在险恶的镖行摸爬滚打,不会说“黑国语”简直寸步难行。就像座山雕和杨子荣一问一答:“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一样,做镖师的多数情况下一靠机智,二靠勇敢,三靠人脉。一看情况不对,先抛出几句黑话试试水,要是对方不上道的话,那也无奈只能恶战一场!其实,“黑国语”在镖局称行话,在江湖则为隐语,他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苏州隐语把“一”说成“旦底”,因为“旦”字的底是“一”;把“二”说成“挖工”,因为“工”字挖去一竖就是“二”;同样道理,“三”叫“横川”;“四”叫“侧目”;“五”叫“缺丑”……。苏州通行的这一套隐语左二把师傅肯定熟悉,因为苏州是他事业的发源地。据我推测,左二把晚年时高足遍桑梓,徒弟们也一定会说这些“黑国语”。王秀琴在她的《大清镖师》中稍有流露。票号发源地平遥,镖局也有“黑国语”。问:挑什么碗?答:灯火碗;答:煤炭碗。译:干什么的!答:白道的;答:黑道的。“黑国语”之所以“黑”,是它以地下的、隐蔽的表现形式存在,这是主要特征。土匪这个暴力团伙对黑话特别感兴趣,就是基于“黑国语”所具有的那些功能。在东北,匪伙名称为“绺”、拉匪为“起局”,匪伙之间合股结盟为“碰窑”、“勾通”;匪首称“当家的”、“掌柜的”,首领之下掌军需后勤的称“粮台”,军师为“搬舵”,司联络者为“花舌子”,负责警戒侦察的称“稽查”或“插千”,文书称“字匠”。他们管枪叫“喷子”、子弹叫“柴禾”,刀为“青子”,杀为“插”,盗墓谓“吃臭”;绑票称“接财神”;县城称“围子”,农村叫“鸡毛店”;走路叫“滑”,巡警叫“狗子”,劫路叫“别梁子”,出发叫“上道”,集合称“码头”;报信叫“放笼”,烧房子叫“放亮子”,捆人叫“码上他”抓俘虏叫“拣蘑菇”,全村烧光叫“推大沟”,等等河南等地土匪行动的黑话词汇有异,但相似之处明显。在那里,机枪叫“喷筒”,子弹称“白米”,绑人票叫“拉票子”,杀人票称“撕票”等等。山东土匪行动时,也有一套完整的黑国语,所绑之客叫“肉票”,报信人为“递线眼的”,接火为“上场了”,打死人叫“砸了”,偷袭叫“摸”,逃跑为“出水”,撤退谓“下场了”,走路叫“上线”,信号枪为“叫枪”,土炮称“灰筒子”;匕首叫“喝血虎”、“清子”,红樱枪叫“硬针子”;官兵急攻叫“风高了”,情况不好叫“风紧”,烧房子叫“红窑子”,等等。

文水“大王堡的传说”收集到的50余条“黑国语”则明显少了些“匪气”,多了些准江湖的味道。例如:酒一散丈;车子一轮工儿、骡子一胡头子、女人一刚嫁姑娘一后丈、小子们一骡圪蒂、枣儿—寸老儿、睡觉一昏头吧、被子—踢干儿、猪儿一圪军子、枪一老配、看一发杀、家一恶帐、秸秆一光丈、婆姨----后丈、白面一好面、下雨一摆的来了、咸盐一海沙子、偷—搭吧、油糕一漫天、醋—曲丈、碗—福折子、本村一团另儿、外村一帮另儿、头一沙壳儿、大一秋克力、犊子一铜羊儿、死人一瓦林儿、东西——西东、筷子一叉丈、水一轮儿、馒头一气老儿、不说一娘哇、三小子一彻巴儿、四小子一吊巴儿、老女儿一播老儿、老汉一汉老儿、赖人一雷打林儿、好人一彻打林儿、漩则一得杀上上、跑一缠、黑夜一末七哩、吃饭一夹刮哩、不说了一不瓦了、好一席彻哩、日本人一洋另儿、不好一不咧是、沟子军一欠巴八儿、八路军一军巴儿、狗儿一犊糕子、烟一洋熏子、好不好一咧是不咧是、屎一闪大。1—10数字---秋、列、彻、吊、纳、落、甲、纳、曲、竹。另外,未收录进来的“黑国语”有:肉—圪佬、鞋—袜底、危险一怕杀、漂亮一亮古、捣蛋鬼----雷打、不漂亮一垃呸、看看一发杀发杀,等等。有些是属于亵渎人格的,就不方便录入了。按照常识,文水“锡艺人”本质上就是一群手艺人、生意人,在旧社会归于跑江湖的范畴。

江湖是个被主流社会所打压的隐性社会。从江湖中人来说,他们见多识广,多有一技之长,讲义气,结团体,有时候也喜欢弄枪使棒,好勇斗狠,往往成为社会变动或动乱的一股力量。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也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锡艺人”。虽然他们属于良善之辈,不过,据深谙其道的人讲,这一行道其实并不单纯。他们常年结伴走街串巷,从事有违职业道德勾当时也会使用“黑国语”。有趣的是,“黑国语”中明显有方言基础上衍生出的词汇,只有当地人才能听懂。例如文水“大王堡的传说”中所记载的“黑国语”,文水本土人士听到后会心一笑。糟糕的是,眼下一些市场黑话开始形成一定的氛围,一位商户坦言,进入市场谋生,必须在短期内掌握一些不伦不类的“黑话”,然后在实践中加以熟悉应用。见面一说市场黑话,彼此就成了“自己人”,很酷很方便。要是在商务活动中不露两句,没准会把你当成个“生瓜”。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区分黑话、行话呢?是否可以这样定性:凡是涉嫌猫腻,坑害顾客利益的,就属于“黑国语”;凡是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只是为了工作方便的,权且算作行话。令人欣慰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现并开始整治,会同各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打、防、管、控一体化措施,净化语言环境,坚决防止“黑国语”的危害蔓延与扩大。最后,不能不吐露笔者的初衷:本文旨在揭示一些社会反面人物所用语,对大众读者“了解社会”有一些的提示或警示作用。

此文为推荐文章,宣传文水县地方文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