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9月8日电年6月以来,山西文水县全面铺开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截至年8月中旬,全县清查不规范合同份,规范率99.9%;承包租赁土地由清理前的1.5万亩增加到7.6万亩,化解农村债务万,村均7.8万元;集体资产收入由清理前万元增加到.22万元,村均收入39.5万元,是清理前的5倍,“清化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文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文水县持续完善“文水答卷”,扎实开展“清化收”回头看工作,规范“三资”管理工作,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后半篇文章。
一是开展“回头看”。在“清化收”接近尾声时,文水县围绕“9个是否”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即看摸底,是否存在客观遗漏、看规范,是否存在因畏难而隐瞒;看兑现,是否存在年承包费未交、看资料,是否存在内容不全且未收集整理归档;看公示,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公示现象、看收回土地,是否存在抢种等经营管理不善现象;看手续,是否存在收款不入账现象、看开支,是否存在胡支乱花、违规乱报现象;看执行,是否存在财务管理不到位问题),确保清得彻底、化得见效、收得规范。针对剩余的未清理合同这个“难啃的硬骨头”,主要采取“集中研判、县领导组直接介入、法院起诉”三种方式强力推进。
二是规范“三资”管理。针对“三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监督有漏洞等问题,为防止“一肩挑”变为“一言堂”,主要采取4项措施规范管理。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了党组织书记是“三资”管理第一责任人;二是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严格执行村级事务公开制度(统一公开时限、形式、程序、内容);三是完善了财务收支预决算等8项日常管理制度,建立了价格评估制度、重大项目联审机制,从“收益分配、资金使用、财务支出”等关键环节上进行规范;四是强化监督,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三员合一”的监督作用,形成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用章、村党组织负责、农经委托代理中心”4大监督体系。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文水县委统筹指导,组织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制定了全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3年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即年底,70%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十四五”期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主要采取“包联制度保发展、部门联动推发展、技能提升促发展”3项措施,统筹安排“省级扶持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其他惠农项目,基本形成了“盘活现有资源增收、资产租赁增收、集体服务增收、集体土地集体统一经营增收、‘集体资金入股+企业保底分红’增收、发展田园旅游增收”6种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收益。(王迎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