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宜儿寻根半日行祖上原本文水人四 [复制链接]

1#
复方卡力孜然酊价格 http://m.39.net/pf/a_5229029.html

现今的宜儿村,张段两姓算是比较大的两家。家父的亲姐姐,我的姑姑就嫁在了本村段家,姑父叫段尔荩,也是曾经小有名气的一个人。他老两口在太原儿子段联奎处居住的时候,姑父姑姑也经常来我们家闲坐,人们说姑父脾气很坏,在儿时的我倒没有什么感觉,只记得来家后,他会领着我到南市街买馅儿饼,吃得我满嘴流油。上世纪六十年代姑父就去世了,而表哥段联奎留下的印象更深些。

(段宅老门)

今天有机会,我请家骐领着去看看姑父家的老宅。

离张氏祠堂不很远,左手拐弯,靠近村子南头,就看到了坐北朝南的大院门洞,很有点气派。墙上钉着“宜儿村4O9号”的铭牌。大门圆拱形,两扇老木板门上分别有三排铁钉,已经锈蚀。看来里面现在没有人住着,大门洞开,无人呼应。砖砌的照壁很有欣赏价值。砖雕中心是凸起的松树、鸣鹿、祥云、凤鸟,左右两边刻有对联:真学问从五伦起,大文章由六经来。既倡读书求学,又讲修身养性。第一进院子的左右两边是偏房,东厨西厕,窗户显西式风格,为三角形拱顶。西房已经过火,完全倒塌没有顶子,梁木焦黑,无法利用。东房应该是拆旧建新的红砖建筑。院子东墙上原来开一个小门可以通往东面的另一个附院,后来被堵上。登上台阶,上了二门。垂花门檐上蓬草飞飞,失修已久,但三级台阶上两旁的门墩依然稳稳当当,上面的瑞兽不知什么时候被刀劈斧砍,无法辨识。两旁门框外还有砖砌的柱子高高树起,上面刻有立体字对联。上联依稀可以看到五个字曰立德寿千古,下联则被乱搭的小屋子遮盖,只剩下开头“聚财”二字,试着补“福万年”三个字看通不通。门楣上三字横幅变体字被*泥覆盖已难辨认,疑为“安贞居”,字周围砖刻葡萄、石榴等水果图样。二门里面檐下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挂着几件已经生锈的农具,看来早就废弃不用了。

急匆匆离开段家老宅,沿途看村子里的老房子,有历史价值的应该不少,民国年间的建筑比比皆是,甚至有一个院里有民国建二层小楼,还在使用。

中央最近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具体安排,宜儿村不妨统计旧宅数量试试上报,如和历史上有地位的不远的武陵村捆绑打包,或许能成为一个旅游点。

(段联奎)

关于段联奎其人,许多乡亲未必知道。但是太原人都知道文瀛公园北头那座年3月7日建成的山西省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上面那座名为“捍卫祖国的英雄们”的铜铸群像。纪念碑及铜雕后来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铜雕的创作者是两位艺术家,一位姓张,来自根据地,年去世。另一位就是当年才满三十岁的段联奎。如今看纪念碑背后铜雕底座上,二作者名字赫然。不为人们所知的是段的名字在年后曾被水泥抹平覆盖,大约30年之后铲去水泥,段的名字重见天日。当然,段本人没有看到这一天,他已经在年54岁上保外就医病逝在老家文水县宜儿村,流浪在外的艺术家过早地叶落归根了。

没有见过纪念碑的,则只要去过省城五一广场,都可能在北区的一座喷泉边休憩。喷泉由几条石雕金鱼造型组成,待在广场也有半个世纪以上。它的作者也是段联奎。

(段联奎制五一广场喷泉)

段联奎是段尔荩的独生子,年出生在宜儿村,应该就在刚才说的段家老宅里。我的姑姑,联奎的母亲手很巧,擅长剪纸,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联奎自小喜欢美术,抗战前离家到太原友仁中学读书,年随学校转到陕西洋县国立七中(初名“山西中学”的流亡中学),年毕业后在西安民众美术馆做过帮工。有两位姐姐的赞助,年经由昆明跑到大后方的重庆报考了位于磐溪的国立艺专五年制雕塑系学习。

国立艺专是如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年3月1日创立于杭州西湖罗苑,设绘画、图案、雕塑、建筑四系,初名国立艺术院。年秋,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沦陷,艺专向西撤退,最后到达湖南沅陵。年,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合并组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年,为避战火,学校西迁云南昆明。年,再迁至重庆。年暑假,学校师生复员回杭。雕塑系的校友录记载段毕业在年,这年雕塑系毕业生包括段在内,只有三名。年11月,学校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段宅照壁)

段毕业进了南京*府水利部当技术员。解放前夕回到太原,创作渐入佳境。年秋——年是山西省文联美术干部、《山西画报》编辑、山西省文化局美工室干部。年——年,他的素描毛主席、孙中山等肖像作品多次在《山西画报》刊载。后又为省文联、省工会及省劳模大会、用电展览等大型活动绘制列宁、毛主席、朱德、任弼时等中外革命领导人和冼星海等名人大型油画、素描像,制作展览主体模型,设计省美协证章、全省教师劳模大会证章等。年,为太原汾河迎泽大桥设计护栏,为新建的太原迎泽宾馆(今东楼)设计装饰图案浮雕。年,为全国劳模李顺达塑胸像。这一段,还为太原五一广场喷水池雕造小品。年段联奎被选为省文联候补委员、省美协委员,年获山西省文艺奖。年至年调入省文化艺术干校任教师。年4月,被错划为右派。8月,以“反革命罪”获冤狱5年(实际入狱4年)。出狱后没有正式单位,曾为少年宫做雷锋胸像。

(段联奎给其父的塑像)

太原晋祠圣母殿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年)兴建的大型宫殿原物,其殿内43尊彩色泥塑仕女像,除圣母主尊为坐像外,其余均为与真人大小仿佛、陪侍主尊的彩塑仕女立像。大殿与泥塑均属北宋遗珍,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年,上级决定原大复制全部仕女像。省文管会组织以高寿田为首的宋塑办公室,于年2月至同年8月在晋祠复制。复制人为段联奎及5名临近古稀之年的民间老艺人(浮山郭师傅、太谷贾师傅、太原王师傅、长治王师傅、应县韩师傅,其最小者已60余岁。办公室成员、省文管会郝起德、姚尚杰、杨庆堂亦参加复制)。此次复制是现代雕塑技法与民间雕塑技法的结合,是“文革”开始之年省城文物界的一件大事。段是实际上的领衔主要复制者。复制工作因“文革”开始而被迫停止。复制数:完成者10尊、已塑成而未上彩者7尊、未成者5尊,共22尊。

段联奎在国立艺专、杭州艺专期间的历史问题,在年审干等运动中,已交待清楚有了结论,仍是国家干部。年蒙冤狱之事,于年5月18日,由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判,“原判所列段联奎所说的话,不是反革命言论。历史问题已作过结论,不应再作处理。”故撤消“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的刑事判决。”

(.段宅二门)

文革“横扫”中段被赶回老家,后来太原郊区一工艺美术厂请他任技术指导,制作毛主席石膏塑像。没有几年,又遭诬陷。二次入狱,是在年的11月。段联奎等人被诬陷有三个问题:手续不全私下开工;以次充好;谋取暴利。除了厂主要负责人外,还给段扣了大帽子“出于反动本质,积极参加非法活动。拿取高工资,玩忽职守,实属未改造好的反革命分子”。此案以“投机倒把罪”判刑3人。刑期最高为段,8年;该单位第一负责人6年;购销员某人4年;另一人免除刑事处分。

事实上,在那个特殊年代,生产塑像会涉及*治文化多个方面。私自开工,几乎不可能。年申请报批,开工前手续已经经过省市多个部门核准齐备,包括价格也是由上面核定的。开始产量少,用省工艺美术厂白石膏生产,原料每吨元。后扩大生产原料供不应求。段建议用西山石膏每吨只需要90元,国家建工部也鉴定西山石膏质量多为一二级,而过去用的河南原料只有三级。改换原料后造像成本大降,又增加白油漆塑料薄膜等的使用,塑像整体质量好过以往,为集体增加效益明显。关键是更多的利润完全归集体所有,段个人并没有因此得利。十年后复查,三个罪状全部是颠倒黑白。年9月26日,太原市北郊区开平反大会,宣布原工艺美术厂姜某及段联奎等4人的冤错案予以彻底平反。同年10月20日,北郊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确认姜某、段联奎等四人“构不成犯罪,撤消原判。”改判无罪。这时,段已经去世4年多了。

历数年到年26个年头中,段联奎因错处、错判,坐牢10年,临时打工或迁返农村8年多,实际做专业美术工作不足9年。尽管如此,他还是克服困难,奋力工作,除了前面所说外,还为五一劳动节绘招贴画,创作太钢工业化油画,画了许多工人素描。即使在生计难谋的困难时期,还在农村为老乡们画画,在太原塑了《女车工》等小型立像。

资料证明,目前府东街省*府大院煤山会议厅后面的钟楼在解放时曾有一次重建,而段联奎极有可能就是钟楼造型的设计者。我在段生前也知道一些他的工作,并从段那里借阅到一些苏联美术杂志,比如幽默漫画为主的《鳄鱼》多期;还有介绍苏联美术作品的参考书籍,有的还是俄文版。里面有大量俄罗斯巡回学派的作品(印刷品),记得有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其他大师的《近卫*行刑的早晨》《彼德大帝》还有现代苏联画家的《攻打冬宫》《保卫察里津》《又是二分》等等,都可以表明段作品风格的一致性。虽然别人也可能搞出新钟楼的造型设计,但如段这样年富力强,科班出身,实践丰富,作品多样的艺术家,在年的省城,确实鲜有出其右者。

解放后联奎的二老搬到太原住了几年,过了一段开心日子。那时联奎在不远的省文联上班,正在塑人民公园的烈士纪念碑,塑李顺达胸像,是受到信任的。后来被打成右派,全家便陷入深渊了。老太太回乡一人与大女儿在家熬日子。长期见不到儿子,别人告诉说出差了。出差哪有几年不回家的?老太太心里明白,又是犯事了。就这样一直撑到上世纪70年代,还做过一次大手术,总是心里有想望,不肯辞世。实际儿子已经死在她的前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被转入“暗场”。二位老人和联奎去世时住在哪里?这次回来,没有找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