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阴转多云,微风,最高温度11℃,最低温度-2℃。
明日天气阴。早晚穿衣指数:★★★★★;宜洗车;宜旅游外出;宜运动;紫外线强度:弱。
虎喊沟永安寺在文水开栅山沟里,这里的风光太美了,可惜没人开发保护。文水虎喊沟有永安寺,开栅人叫“小寺儿”,传说此寺早于玄中寺,又或为玄中寺前身,后因交通不便才迁走。虎喊沟位于开栅村西的山中,与西峪口毗邻。是不是可以推测,当年净土宗祖师昙莺是住持本寺,而不是现在交城洪相的玄中寺。故,圆寂后,就近葬于西峪口?关于永安寺,请看以下两篇文章庙宇是一种文化的沉淀。过去村中有很多的庙宇,在没有战事的日子里,每当逢年过节,庙内香烟袅袅,弥漫在古庙内外,颂经声嗡嗡嘤嘤地在村子上空回响,木鱼声和悠悠的钟声,空灵地震悟着大千世界,。村庄笼罩在一种神秘、安详、和平的气氛中。村东有满*寺(简称东寺)、村西有能仁寺(简称西寺)、村西北有西神庙(今职业中学)、永安寺(虎喊沟小寺)。这几处庙宇除能仁寺还幸存外,其他均无遗址。话说在交城山里的狐爷山下。有一条60华里的峡谷,在这条峡谷内没有村落人家。植被茂盛,飞瀑流泉,名曰虎喊沟。在很久很久以前老虎经常在沟中饮水,故得其名。在那山谷中段有一片很开阔的风水宝地,哪儿有一座千年古刹名曰永安寺。听当地人讲这座庙是交城玄中寺的前身,后来由于交通不方便玄中寺才迁到石壁谷中。我听朋友说此庙住了一位得道高僧。在此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前一段时间永安寺才开光,于是我约了2位朋友前去拜访。我们一行3人开车从交城出发西行进入山中。路面是土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行。雨过天晴,路面还有些积水。我们一路谨慎驾驶来到水库坝顶。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吕梁山的*土高原上出现了一片绿洲。只见青山倒映在碧水之中,鸟儿在树上歌唱,山民划着小船去对岸接迷途的小山羊。岸边有人在垂钓。农家的烟囱里冒着袅袅炊烟。一派祥和的山水园林画卷映入我的眼帘。我们继续前行,山坡出现了塌方堵在了路上,正好是下坡路,我加大了油门冲了过去。前面又出现了险情,三分之一的路面塌方下陷堵住了我们的去路。弄的我们是进退两难,我们同行的二疙亲亲也是司机,他下车给我指挥方向,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汽车前轮胎离悬崖只有几厘米,如果掉下水库去,我的车就成了潜艇了。我这是才感觉到什么叫千钧一发了。菩萨保佑,我们总算过了*门关了。我们把车停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里。这里没有电源,感觉就像到了解放以前的生活。屋子也很简陋。我们在往前走路况越来越不好,只能步行了。我们三人拿了些简单的户外用品上路了。只见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水帘洞,泉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往下落。如果下大雨的话那一定是一幅很壮观的瀑布了!我们还没有到了沟底就听到了哗哗啦啦的流水声,江江身材敏捷跑在最前面,很像孙猴子,二疙亲亲肚大腰圆,很有佛性,当然比八戒帅多了。我虽然是皈依多年的佛教居士,但是也没有念了几本经书,就算是沙和尚吧。我们终于见到了久违了的小河流水,那山涧中的水啊如空气般明净,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儿,从沟沟壑壑中汇集到一起。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清澈的溪水,水中的石子若隐若现,水平如镜的溪水就像晶莹剔透的琥珀,我们继续前行,一幅台阶式的瀑布映入我们的眼帘。欢快的溪水用她那轻盈的舞姿迎接我们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瀑布的冲击下形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水潭。那水潭下面的石子还依稀可辨。这幅瀑布堵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只能攀着悬崖峭壁走,这可委屈了大腹便便的二疙亲亲,他那大肚子没有地方打发,紧贴着悬崖,生怕掉下来。下面的路只有10厘米宽。如履薄冰的他总算过来了。那个孙猴子已经不知道跑多远了。我们踩着石头继续前行,眼前又出现了一幅壶口瀑布,沟里的水汇集到一个豁口处如一个沏满绿茶的茶壶倾倒。那翡翠般的绿水诱惑着我们,我们拿手捧起了清凉的泉水一饮而尽。我要是早知有此美景何不带上茶具在此品茗。欣赏彩蝶戏花,鸟鸣山涧。举杯临风,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我们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头上插着一面红旗,我估计离那寺庙不远了,路越来越不好走,我们顺着别人的足迹开始爬坡,我估计快到了。爬上了坡路好走了许多,我们听到了更大的流水声,我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哇!更壮观的瀑布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那2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河水狂奔而下,不是庐山瀑布,胜似庐山瀑布。眼前有景道不得,太白诗句最恰当。在那瀑布的一侧有一座庙宇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兄弟3人道:“已过通天河,来到小西天。”这座庙是用石头砌起来的三眼窑洞。墙上写着“永安寺”3个大字。两位师父出来迎接我们,他们身穿僧衣,神态安详,双手合十。我们开始上香拜佛,师父击罄,那悠扬的声音更显得这里庄严肃穆。师父用泉水泡上好的茶招待我们。这儿没有电源,柴草做饭,蜡烛点灯。师父们生活的很苦。那位师父说,他就喜欢这儿的清静,他放弃了大寺庙优厚的待遇来到这里,这就叫苦修行,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他喜欢上着个地方,他发誓,再苦也要熬,死也要死在这儿。我被他的精神感动了!谁都不信吕梁山中竟然有如此的美景,夕阳西下,我们踏上了归途,沿途拍了些美景照片和大家分享。再见了虎喊沟,我们还会再来看你的!虎喊沟永安寺的冰洞-01-:22一场大雪封了我一个多月登山的脚步,作为一个探险登山爱好者,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再走趟虎喊沟,看看大雪后的永安寺。驱车到山脚下,要步行一阵,就到了虎喊沟的口子了。山外早已没有大雪的影子了,可是山沟里还是一尺多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缓行,也能体验到另一番景致,离开了外面的喧嚣和烦恼,走在这清静的山谷里,只能听见嘎吱嘎吱的脚步声还有山风吹动树枝的飕飕声,眼前一片白,久违了我的虎喊沟,自永安寺开光后我就很少来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来了这里就真的什么也不想了,尽情的拥抱大自然吧,静心倾听那天籁般的声音。这时你才能真的体会到什么是放松。尽情的大吼一嗓子吧,没人管你,只有山谷的回音在耳边荡漾。。。。。。顺着山谷往里走,隐约能看见山崖上一堆堆银白的冰柱,再走进你就会发现走进了冰的世界,一根根冰锥倒挂在石崖下,紧密排列着,不由得有一种想亲近的冲动,顾不上冰冷了,用手抚摸它滑滑的,凉凉的,真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原来的小溪来不及流淌就冻成了冰河。走在生面不用担心会辄下去,水很浅早已全冻成了冰。翻过两道石崖,就到了我命名的永安寺冰洞处,这里原为滴水崖,因为终年有泉水从这里滴下来,下面的水潭里就一直有清澈的水,旁边的湿地也就终年草木旺盛,这里生长着蒲公英,甜菊菜,还有,白茅根,我以前就是来这里采药才发现永安寺的,才有了后来重新翻修永安寺的想法。今天的滴水崖已经听不到叮咚叮咚的滴水声了,而是远看是雪,近看是冰的另一番美景了。一排厚厚的冰帘紧紧的包住了崖洞,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冰洞,屈身钻进洞里,清脆的滴水声有一次飘进耳中,叮咚,叮咚。。。。。。地面是滑滑的冰,门联是厚厚的冰,头顶是尖尖的冰,拿出相机在闪光灯的一瞬间看到一半明一半暗的冰洞远不到底。摸索着前行,不小心就会跌倒一脚还好不是向下的洞,不然就没命了,呵呵。。。走了一截,发现前面没有出口,只好摸索着再原路退回来,走出洞口在向下跳的一瞬间脚下没跟,狠狠的平空摔了一脚,相机给扔出老远。本以为冰上不会那么痛,不过半天才爬起来的我真真的体会了一番平空摔的痛苦。捡起相机摆弄了一番,还好没有坏,不然就没有今天的照片了。离开冰洞再翻个坡就到了我们的永安寺,大雪后的寺院是那样的肃静安详,门口拉上去的彩旗固定在了窑洞的顶上,看上去有点到了西藏的感觉。没去过西藏,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藏传佛教寺院的味道。关于永安寺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有人说它比旁边交城玄中寺的历史还要早,也有说这里就是玄中寺的前身,这个说法我特意查了玄中寺的寺志,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只有鲁班帮助建玄中寺的传说,里面说有这回事。还有人说就在永安寺的右面有个洞很深很深,能从山上通到开栅村里去,一般人不敢进去,有好事者进去就再没有出来,所以后来再也没人敢进去过。再后来那个洞口就给封住了,找不到了。村里人也很少有人再提起它。只有现存的四通风化的石碑还零星记录着以往的历史。明万历二十五年。增修永安禅寺。。曹洞正宗三十几世。
文水在线ID:wenshuiccoo
文水在线文水第一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