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岸烈士往事缀忆
梁学岸同志,原名梁永禄,于年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村一个小商贩家庭。年8月19日,时任五寨县县长及游击大队大队长,在五寨杨家坡与日*作战,身负重伤宁死不当俘虏,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壮烈牺牲,年仅33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盈裕之身
粱学岸同志之父梁维仁,祖籍平遥县。因其是平遥县杜家庄村陈氏家族外甥,于年左右迁居杜家庄村。在当时,陈氏家族人丁兴旺,家族势大,号称杜家村“四大家八小家”豪富之首,深得其舅父及亲戚庇护帮助,从此在杜家庄安家立业。梁维仁,身材中等,微胖,脸上略有雀斑,受到良好的私塾教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是一个小商贩,每天推着独轮卓,摇着拔郎鼓,走街串乡,贩卖布匹及日用针头线脑,用于维护生存。在年前后担任闾长多年。因其吃苦耐劳,在杜家庄村西北之角置房产独院一处:正房三间,西房三间,东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院落前后有打场二亩左右。古式街门外长有一棵大槐树,郁郁葱葱,生长茂盛。后又置地产八十余亩。在当时来说,可算得上中等家庭,衣食无忧。梁学岸同志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样个小商贩家庭。
梁学岸闻志之母李三女,是杜家庄村东豪富“四大家”李氏之女。梁学岸同志兄妹6人,其为长子,二弟梁永祯、三弟梁永祥(又名李于祥)个个投身于革命,可谓红色革命家庭。其大姐妞妞嫁于杜家庄乡西良村马家;二姐真莲子(小名)嫁于本村陈家;妹妹海旺(小名)嫁于文水县徐家镇武家,旱逝,仅留一女武淑明,在其舅父家长大成人,一生从事教育,乃革命人物胡汉平①之儿媳。
梁学岸同志之妻雷喜英,是平遥杜家庄乡西风落村人。生有子女6人,4子早殇,仅留一子梁生玉,一女梁淑贞。
梁学岸同志参加革命较早,在家务农极少,其父及弟妹在家辛苦劳作,维持着梁氏家族的生存。
二、热爱教育
梁学岸同志少年所处家境盈裕,其父梁维仁受过良好私塾教育,有一定文化水平,担任闾长多年,故对子女学习要求极高。其中三个儿子都是中学毕业。受其熏陶影响,梁氏一族成为书香门第。
有史记载:梁学岸同志“幼年学习刻苦,品学兼优,,“看他那副文静的面孔,诚然是一个秀才”据其三弟常讲:“幼时热爱读书,非常刻苦用功,悟性极高,看法独特。”兄弟三人在父亲梁维仁教育下,读书写字,在院落中央的方砖上学写毛笔字,在当时来说也是较高的文化水平了。这为他后来担任共产*重要职务打下了坚实文化基础。
梁学岸同志热爱学习,同时热爱教育。既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又教给学生革命道理,并以此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在年至年分别在平遥县仁庄村、北营村、长寿村,文水县徐家镇、南武涝村任教。并结识了地下共产*员朱指南②、任行健③,一起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他从事教育的足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播下了革命运动的红色种子。年,梁学岸以牺盟会特派员到五寨后,由于闫锡山多年的反共宣传,加之顽固*权的干涉,工作很难展开,但他知难而进,在教育界发展牺盟会员,成立牺盟组织。他利用“”等纪念节日开展大规模红五月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亲自带领学生宣传队走乡串村,演话剧,教唱抗日歌曲,运用教育给沉闷五寨带来了活力,给抗日青年带来了希望。
梁学岸同忘在年曾任牺盟会苛岚中心区宣传部部长。年8月,与程仲一主编五寨县笫一个宣传抗战的刊物《动员》,并先后兼任《抗战生活》《新西北》报刊总编辑。宣传共同抗战民族革命战线抗日思想道理,号召全民抗战,打击日寇,解放全中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学岸同志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仍然坚持学习。还组织与辅导干部学文化、学*治。根据地广大青少年识字很少,他看到后痛切地说:“青少年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怎能打好战,将来又怎能建设新中国呢?”年,在鸡房村(后搬到西评沟村)办起五寨县抗日*府领导下第一座完全小学。他从*府机关抽调2名干部当教员,并经常询问学校情况,研究师生转移方案。在笫一批学生毕业时,他亲笔题字一一“走啊,曙光在前”,鼓励学生到抗日斗争前线去。
梁学岸同志热爱学习,热爱教育,在短暂的青春生命中,用文化知识为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闪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三、献身革命
梁学岸中学毕业后,目睹日本加紧吞并中国,国家处在危难之中的时局,立志投身革命报效国家。
年,平遥中学由励志中学改为平遥县立初级中学,是中国共产*在晋中地区最早建立地方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梁学岸同志在平遥中学读书期间深受革命影响,成为一位进步知识青年分子。
年梁学岸同志由熟人介绍到驻介休县国民**队中宣传抗日思想,打入冯王祥、张仁杰部做兵运工作。年,抗日身份暴露,国民**队扑向杜家庄村,封锁村上各个路口,扑向其院落抓捕,因其户口薄上是梁永禄,已在平遥县仁庄村教书,敌人抓捕没有成功,躲过一劫。恼怒成羞的国民**队火烧其住处东房,扬言抓住其非杀不可。
年,梁学岸在平遥仁庄教书时,又因身份暴露,与白生华②④转移到文水县徐家镇教书。年,转移到平遥县北营村教书与当时任教中共*员朱指南③、任行健④一起向学生和当地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又被当时闫锡山防共团发现,解聘。年,与任行健到本县长寿村从事教育,秘密宣传抗日思想,进行革命活动。
年秋,梁学岸加入中国共产*。
年下半年,日寇联合汉奸王揖让在华北搞自治,汉奸殷汝庚己在冀东建立日伪*权。山西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我*提出抗日救国方针。闫锡山在山西建立抗日救国牺牲同盟会,我*派薄一波、牛荫冠、雷仁民在山西原太原国民师范设立总部,训练骨干,发展组织……梁学岸同志受训后被委任到文水县任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特派员。年6月,委任五寨县牺盟会特派员。8月,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0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刘少奇指示,在五寨成立了秘密临时县委,梁学岸被选派为五人小组成员之一。年担任五寨县民主*府县长兼任地方游击大队长,在五寨县领导人民抗日运动。
年1月,日寇大搞强化治安。1月24日,日本宫田小队长、特赖小伍长带领多日伪*,窜到我根据地边缘村子,企图偷袭我抗日根据地,消灭居住在常家坡的县委大队。梁学岸同志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带领5大队及36团不足一个团兵力,运用有利地形严密布署设防,亲自指挥战斗,消灭宫田小队长特赖小伍长,打死打伤日伪官兵多人。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梁县长,匣子枪,战场杀敌逞英强。左一枪枪毙了宫田小队长,右一枪打死了特赖小伍长。日本*子害了怕,哭爹喊娘逃得慌。”来歌颂梁学岸同志。
年8月18日,三岔小河头旧寨据占的日伪*分三路包围县*府常住地杨家坡,梁学岸在官咀村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通知县委县*府人员迅速转移要子小村。并派县武委会通讯员王俄带信去崖窑与五大队联糸。但一直到8月19日,仍不见五大队影子,情况紧急,学岸亲自带少数人去崖窑寻找五大队。当他走到卧牛湾石山儿梁时,天己大亮,只好隐蔽在山沟里。这时暗藏在根据地密探梁根招向敌人告密,当哨兵发现敌情时,敌人己包围了我*府所在的山沟。
梁县长与公安局长杜国茂指挥同志们突围,但组织突围时被敌人截为两段。警卫连与公安局所带犯人向卧牛湾方向突围,县*府的人被敌人围在石山儿沟里,贾志中、卜贵杰、杨夺元、王汉英等四位同志牺性,李汉全、管玉庆、高五锁等人受伤被捕。
梁县长带领李虎仁张俊生向崖窑方向突国,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子弹像雨点一样扫来。他刚跑到崖窑村北梁,敌人向他们扑来。梁县长身负重伤,左腿被机枪扫断,行动十分困难。他沉着把*府钢印和文件交给李虎仁,要他埋藏好,要他与张俊生突围,自己留下来断后。李虎仁要背他一起突围,他从背上滚下来,说:“我宁肯战死,也绝不让敌人活抓,这是命令,快走。”李张二人含着眼泪,恋恋不舍离去。
敌人一步一步逼近,梁县长举枪击毙了几个敌兵,两眼射出仇恨的目光,脸土露出轻蔑的微笑,他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来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据年8月24日民*部公布名单截图
四、星星缀忆
梁学岸同志用他年仅33岁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事迹,惊天地,泣*神。他的理想、信念精神,可歌、可敬、可泣。
(1)、蹲荒坟,守七夜,接受重任。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日*侵略者对共产*实行三光*策,国民*阴奉阳违,不真心抗日。碑文记载,梁学岸年担任五寨县长时,蹲在一座无人偏僻荒坟之间,守侯七天七夜,等到了晋绥边区共产*上级组识,接受了委认状,接受了县委钢印,担任五寨县县长兼游击大队大队长。在如此条件下担任县长大官,令人惊叹不己,难以相信。
(2)、宁自戕,不当俘,慷慨献身。
“我宁肯战死,也绝不让敌人活抓的。,“不要管我,你们快点突围。”这是梁学岸同志牺性前的两句话。他掩护战友突围,把死留给自己,把生留给了战友。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宁死不当俘虏,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3)、同甘苦,勤俭朴,风清节亮。
梁学岸同志身居要职,但他平时总是穿着一身洗的干干净净的旧灰布*装,衣着朴素。年响应大生产运动,他带领县*府干部半日生产,半日开荒种地,打粮余斤。每天不吃晚饭,节约二两粮食,并且坚持下来。年农历十五元霄节,午饭是煮黑豆,梁县长拿破瓷碗片与战士共吃黑豆过了元霄节。梁学岸同志牺性后,日伪*以为发财机会到了。日*搜遍全身,仅得私人图章一枚,旱烟袋一杆。惊叹:“共产*的县长这么穷!”梁学岸同志牺性10年后,其家人从五寨县西关外烈士陵园启柩回乡,*归故里,安葬在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村村东。留给其家人的唯一遗物的一只黑箱子,长约60厘米,高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正面有*铜刺件,配有一把古式*铜小锁。里面有一小匣,背面写有“民国七年年”字样。内有小瓷茶壶一把,砚台一块,这就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遗物。
(4)、为人民,人民爱,怀念难忘。
年,梁学岸之妻雷喜英、儿子梁生玉及孙四人到五寨拜祭英灵,有幸见到当时警卫员梁虎仁。梁虎仁讲述了梁县长牺性前后经历,深情怀念、失声痛哭:“这样的人民县长世上真是少有啊!”梁县长牺性后,五寨人民寻其尸骨,将其安葬在西坪沟村,埋葬他的时候,老农民李元善悲恸地哭道:“五寨人没福气啊,这么好的县长没保住。”在西坪沟村召开的追悼大会上,根据地的群众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前来参加。人们诉说着,痛哭着自已的好县长,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附近的群众每当逢年过节或是吃顿好饭的时侯,还要端着吃食到梁县墓前敬献。年9月17日,《抗战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了《纪念梁学岸同志》的文章,对梁学岸县长致以深切的怀念。
五寨解放后,在五寨县城西关外修建了烈士陵园,将他的遗体重新安葬。由范若愚⑤⑤同志撰写碑文的墓碑,竖在墓前。
(5)、其妻苦,家人惨,何人知晓
年,梁学岸同志为护送共产*上级领导带领一个连队驻扎在杜家庄村三天,村上的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知是什么地方部队,没想到,这竟是梁学岸同志与家人的最后一别。
梁学岸同志参加革命后,因其家属是红色家庭,惨遭日寇与国民*残酷迫害。
其独子梁生玉,在国民*征收常备兵时,因其是红色家属,年仅14岁,几个耳光打成16岁,独子强征当兵。在国民**队里受尽屈辱折磨,得了伤寒症,险丧性命。
其妻雷喜英孤苦伶仃,领着两个孩子,整日提心吊胆,躲避敌人抓捕,有家不能归,东躲西藏,好几年时间躲在邻家藏身睡觉。更为可悲的是后来有年冬季不幸摔倒,胯部骨折,无钱看病,耽搁有效治疗时机,落下终身残疾,住着双拐行走,行动十分不便,悲惨度过余下46个年头。
梁学岸同志牺性后笫二年,晋绥边区*组织给其家属发放了死亡通知及革命烈土证,但被其父及弟整整将这不幸死亡音讯隐藏了十几年。年仅34岁之妻雷喜英,在不知真情的情况下,苦苦地等着,盼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的亲人回到身边。特别是在49年解放后,看到本村参战的人回到村里,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时,常常对着天空独自磨叨,别人都回来了,为什么他至现在也不回来呢。十几年后,真正的音讯是丈夫早己为国捐躯英勇就义十多年的噩耗。但她又是一个坚强的人,吃苦耐劳,辛勤劳作,将梁氏独脉辅佐成人,结婚立业,育有孙子8个,子孙满堂,后继有人。
芦芽杉松青青作证,清涟环绕坟茔忠*。梁学岸同志为国捐躯73周年之时,我们后人应该常记常想,中国来之不易,后人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发奋努力,让国家和民族更强大繁荣。
烈士遗物
备注:
①胡汉平,原名陈显邦,山西省平遥县杜家庄乡杜家庄村人。年,梁学岸任文水县牺盟会特派员,胡汉平任文水县一区牺盟会村*协助员,梁学岸是胡汉平入*介绍人。胡汉平历任孝义县第四区牺盟会秘书,八路*师洪赵总队主任,汾阳六区区长,四川眉山县县长,乐山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②朱指南,又名朱向离。平遥县洪善镇北营村人。任八路*太岳*区临汾情报站*支部书记等职,一生从事共产*地下情报收集工作,在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中,因其情报准确受到*中央特别嘉奖。年,出任驻外武官,在上调中央赴京途中,遭国民*残匪杀害。
③任行健,又名任际远、任汝昌,平遥县香乐村人,因其文采极高,书写流畅,被誉为“小圣人”。为平遥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历任山西公学教育长,山西省委*校副校长,北京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等职。
④白生华,年任交城对敌斗争委员会三区区长,当时区委书记是李立功。
⑤范若愚,山西五寨人,教授,马列主义理论研究员。年,任五寨区委书记,晋绥专区二专署秘书主任,当时梁学岸为二专署视察员.历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院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秘书,中共中央高级*校副校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最突出的贡献是年至年奉命调至总理办公室,兼任周恩来理论秘书,刘少奇学习秘书.是中共*内几位“笔杆子”之一。梁学岸同志牺牲后,范若愚同志亲自撰写了碑文,刻在墓碑上。
梁学岸烈士墓碑碑文
范若愚
梁学岸同志是山西平遥县人。幼性耿直,嫉恶如仇,苦学力行,丝毫不苟。中学毕业后,曾任平遥县乡村小学教师有年。“九一八”以来,日*进窥华北,而国民*当局仍持不抵抗主义,国势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学岸同志目睹时艰,为正义所激,乃立志献身革命,于年加入中国共产*。年6月任五寨牺盟会特派员。是年7月抗战开始,县中各界组织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学岸同志被选为主任委员。当时顽固*权对群众团体等抗日进步力量,极端压制,而学岸同志以其坚定不移再接再厉之精神,深入下层发动群众,培养革命干部,与顽固势力进行斗争。久为封建势力笼罩之五寨,在其大刀阔斧下工作得以开辟,群众翻身之基础于是奠定。年秋,梁学岸同志任西盟岢岚中心区委宣传部长,先后主持《抗战生活》、《西北》等报。年新*权建立,任二专署视察员,不断来五寨县指导,对五寨工作帮助很大。同年6月在敌人疯狂扫荡中,被委为五寨县长,抵县境后,7日7夜未入村舍,在荒坟草丛中接印视事。从此与敌展开反蚕食斗争。时县城早于年9月沦陷,敌气焰猖狂,对我抗日根据地施其最残酷之*手。学岸同志因屡挫敌伪,愈遭忌恨,是以奇袭包围无日不有,喘息未定,惊慌又至,时刻在行*战斗、疲劳中坚持工作。在衣不懈带,马不下鞍之紧张情况下,其坚定刻苦,朴实认真,冷静沉着之工作作风,数年如一日,人不为任何困难所挫,卒能战胜敌伪,扩大我解放区。不幸于年8月19日上午,在五寨县卧牛湾村西山儿梁上与敌人遭遇,苦战数小时,于身受重伤之后,仍以自己最后一弹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时年33岁。群众闻讯,莫不悲痛,成群结队寻觅遗体,争先恐后,殓埋英灵。学岸同志为群众所爱戴,于此可见。殉职后二年有半,县城卒为我*光复后,群众怀念不已,岸乃改葬城西,并将生平业绩刻石纪念。俾继承遗志者学习其奋斗精神,完成其未竟之业。
碑文
暗夜牺盟起革命,五寨星火燃天明。
日*丧命伪*恐,先烈精神伴我行。
欢迎投稿,但本平台纯属个人爱好,既不收费,也没有稿酬,谢谢理解!
所发表文章只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平台态度。
投稿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