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仝建平山西地方文献及其整理述略丨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多少钱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zn/

感谢仝建平老师赐稿

原文载《晋阳学刊》年第6期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山西地方文献及其整理述略

仝建平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临汾)

仝建平,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史、文献学、山西地方史志。

摘要:山西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开展山西研究对于山西本身文化乃至古代华北、古代中国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研究山西的主要资料集中产生和存留于山西,统称山西地方文献,大致包括方志、碑刻、谱牒、文集四大类。现存的山西地方文献较为丰富,数量庞大,其中以碑刻在全国最具特色。近40年来,一批批山西地方文献得到整理出版,为研究古代山西历史及中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不严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文化需要亟待将山西地方文献科学整理乃至总体编辑出版,这将是嘉惠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

关键词:山西;地方文献;地域社会;整理出版

正史、方志、家谱,向被称为研究历史的三大主体资料。正史(此处指官修的全国性史书,非指文献学所谓的纪传体史书)研究全国,方志研究地域,家谱研究家族。而研究地方的资料,可以称为地方文献,一般认为以方志、碑刻、谱牒三类为主。

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地处北方草原与中原的衔接地带,对邻近的河北、中原、关中而言,山西海拔较高,与四边有*河、太行山、长城之阻隔,易守难攻,为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研究山西,对于华北乃至中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山西的资料,产生并集中留存于山西地域,可以统称为山西地方文献。以新文化史的研究视域,从广义上来说,方志、碑刻、谱牒、文集、日记、文书、档案、书信、口述资料、图像、传说、实物遗存、报刊杂志等,均应属于这一范畴。从狭义上来讲,主要包括方志、碑刻、谱牒、文集四类。

山西特殊的地理形势,域内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地方文献,尤其以现存碑刻资料全国领先。在区域社会史研究如火如荼推进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省内外以及国外学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