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吕世宏汾阳苍儿会五一清凉圣地 [复制链接]

1#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汾北诸山,起伏连绵,白彪岭外统称为苍儿会,沿着汾阳峪道河北上,翻过白彪岭山就到了人烟稀少的苍儿会林区了。过了头道川,还有二道川,过二道川,还有三道川,仿佛大自然为你设计的连环套……

苍儿会山区群龙得穴,百水发源,山川相间,实际上是汾北一块完整的小高原,平均海拔多米具有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吕梁山脉基本上是南北走向,但吕梁山脉之东的汾阳北山则是东西走向,从南向北依次排列为平行的山脉和川地,形成独特而完整的苍儿会褶皱山系,山南汾河谷地的急剧下降形成一处处断裂构造,借苍儿会森林的养育泉水,古代汾阳曾经有泉城的美誉。

苍儿会褶皱山系东西延伸,南列为白彪岭、中列为头架山、北列为二架山,在白彪岭和二架山之间西部还发育了高峻的西狐爷山,今写作西方爷山。褶皱山系川谷则俗名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北越北山则进入交城地界,俗谓四道川。北山之北古代地属太原郡交城县,北山之南地区则是汾州之苍儿会乡。

头道川东西长达40华里,川面平坦海拔较高,发育有头道川河,为季节性流水,交口村往下是苍儿会川面最宽最高的河谷,头道川河向东流经王虎庄峡谷,吸纳王虎庄泉,进入康家庄水库,东绕子夏山,转而南流形成马西-仁岩河潜入地下,是汾阳杏花村、仁岩村地下水的直接来源之一,就是古代的隐泉水,下游流经杏花村南的永安村,唐代有著名的郭栅水利工程。白彪岭向东延伸的部分叫龙山、子夏山,子夏山是汾阳城北望东段山峰的统称。

从头道川国营林场附近的任家庄村北翻过山林茂密的头架山,不足10里的山路就来到二道川,二道川河东西延伸,河谷平坦,东注遇大山而北流入三道川。苍儿会村位居二道川中部的万山之中幽静而偏僻,曾经的苍儿会乡囊括了汾北诸山,是山西面积最大的乡镇,割据了原汾阳县域面积的三分之一,被汾阳人称作黑老沉山。

从二道川苍儿会村向北翻过高大林密的二架山就来到了风景最为秀丽的三道川河谷,但见河水汤汤,林木幽深,山村明媚,仿佛进入一处世外桃源。新修的省道公路从小村边经过,偶尔见到来自吴城的拉煤的大车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三道川河古代也称文谷,源于西北的西华镇地区,东流入于文峪河,长达百余里。据村民讲西华镇也曾经是苍儿会的一部分,今划入离石。西华镇的村民则是来自平遥县的季节移民,以牧牛为生。三道川河从西华镇开始东流,汇聚众多的山林,来到三道川中心村落王家社的时候,水量大增,深约半米,水清如泉,撅而可饮。村民讲三道川河的水量曾经是现在的数十倍,随着山林的减少,水量也在减少。

苍儿会小高原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据县志记载早在商代就成为皇家的避暑胜地,有著名的比干山为证。苍儿会茂密的森林成为山西的一座天然水库,地表水是文峪河水库的源流之一,而下渗潜流养育了著名的马跑神泉。苍儿会小高原可谓是汾阳、孝义、文水之水塔,保护苍儿会是我们永远的课题。

苍儿会山大沟深,通行不易,抗日战争年代成为汾阳地区的抗日大后方。翻阅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苍儿会在吕梁汾阳抗日斗争中的伟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著名作家冯育栋说:“因为当时汾阳地处保卫延安前哨,是侦查敌情的枢纽,并且还是我*中央连接晋东南河南直至皖南,鲁北地区。中央保卫局与晋水分局的调查局以汾阳县大会头村为据点”。苍儿会地区为汾阳、吕梁乃至中国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料记载:年4月由地下*领导的汾阳县抗日新*府成立,钟善云任县长,驻苍儿会乡头道川交口村。5月中共文交工委游击队移驻汾阳边山地区。6月牺盟会四纵队驻汾阳三道川王家社村,十一纵队驻二道川,开展抗日游击战,打响了吕梁山区抗日的第一枪。年夏,任支队进驻汾阳山庄头,开展游击战。年11月,中共汾北工委在苍儿会地区成立(以上史料参考《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书)。年2月中共汾阳县委在汾阳苍儿会王家社成立,将全县划分为七个战区,峪道河乡和苍儿会乡为四区。年四纵队二十团活动在汾阳苍儿会乡头道川及边山地区。年11月晋绥*区第八分区游击队在汾阳头道川改编为晋绥*区十六支队,年后改编为吕梁*区独立十二团。

正由此因,日本*子最恨苍儿会人民,汾阳苍儿会人民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吕正操回忆录》记载:“汾阳作战的胜利,大大地振奋和鼓舞了周围的村庄。八分区是晋绥边区斗争最艰苦的一个分区。这里靠近太原,被敌人封锁,敌人竭力掠夺这里的财富,而且破坏一切可能的经济来源,发动了无数次“杀光、烧光、抢光”的“扫荡”。在八分区,从分区这头边界走到另一头,就会看到一切都被敌人破坏得不成样子,村庄都烧毁了”。

史料记载:民国卅一年冬,日本*扫荡晋绥边区八分区,施行残酷的三光*策。晋绥八分区汾阳县级机关都住在王家社,八路*在中庄发现敌人后,安全撤退。可是老百姓撤不走。在汾阳三道川中庄,日本*搜出二十多个妇女,强迫脱光衣服,每人被刺了四刀,然后推到沟里,用石头砸烂。下社村的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日本*刺死。在王家社的土洞里,日本*用火烧死男女三十多人。在李家庄,日本*烧死男女村民三十多人。在二道川的苍儿会村,被日本*屠杀后只有七人幸免。

日本*在汾阳的暴行,馨竹难书。仅在民国卅一年汾阳三道川一个小村子,就屠杀八十八人。屠杀手段极为残酷,日本*将妇女和小孩剥去衣服,绑在高山的树枝上冻死,或放在河沟冰上,上面压上大石头,将其压死、冻死。有的被四肢钉在墙上钉死。根据汾阳档案资料记载,日*在汾阳边山和苍儿会山区,推行三光*策,洗劫了坡头、南马庄、龙湾、冯家山、上古池、中庄地带的汾阳山村,汾阳苍儿会山村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参考资料《日本侵华实录》)年,陈毅途径苍儿会过吕梁山时,写下了《过吕梁山》一诗算是对苍儿会人民浴血奋斗的回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苍儿会地区的老百姓被杀的所剩无几,苍儿会成为地广人稀的广袤林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汾阳苍儿会大山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来自临县的大量饥民。苍儿会一块英雄的土地,苍儿会英雄的人民为了捍卫故土流尽了他们的鲜血,多少抗日*民的忠*长眠在林海深处,随着时间消失在历史的记忆深处!有人说苍儿会的汾阳人被日本人杀得都死绝了,但是我们不相信,据记载苍儿会汾阳老乡不是还有七人吗?

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由微观汾阳及原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在微观汾阳(ID:wgfenyang)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