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0.html★笃学践行
崇德尚能★
一段故事、一首歌曲
每周六晚、陪你度过
你的故事我的声音
欢迎收听彩虹之声
之红色故事讲述特别栏目
白森: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麦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欢迎收听彩虹之声。我是麦子。
白森:我是白森。年即是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地处遵义这座红城,讲好红色故事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麦子:这一年我们的祖国又向着全新的未来迈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贯穿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引领我们往新时代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白森:然而我们现在这一切都是革命先辈们用血肉铸造而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后备*,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史,才能更好的前行。
麦子:因此,我们邀请了四位同学来讲述属于他(她)自己所理解的那个时代的不一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我是来自建筑与艺术设计系的姚荃,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毛主席在井冈山上发生的小故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
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有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服。
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着新棉衣回到了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
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故事选自百度百科)
我是来自现代农业系的龙晓雅,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红枪白马女*委”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在大姐夫郑佑之的介绍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她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警对她施加了更加严酷的刑罚。她还是不断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员的信仰!”
日*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的火车,她知道日*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人为纪念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曾经的伪满警察厅)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
(故事选自百度百科)
我是来自建筑与艺术系的陈奥胜,今天我分享的是关于“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优秀共产*员——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包围了敌*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援前线。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员。这一年,她才14岁。
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先辈的故事我们要谨记,先辈们的精神我们要传承。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我们要以伟大的祖国为傲,以我们是中国人为傲。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故事选自百度百科)
我是来自机电与信息工程系的王祖欢,我给大家讲述的故事是关于周恩来总理家风的故事。
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很多有文化传承的高门大族,或通过言传身教,或通过制定家风家训,为后人树立标杆、明确做人立事的准则。中国共产*作为中华传统文脉在当代的继承者,也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培养良好家风方面,我们中国共产*人有着很多成功的范例,老一辈革命家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周恩来总理就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虽然他一生无儿无女,但置身周家这个大家族,也不可避免要面临上学就业等等问题,周恩来以他优良的共产*人作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建立起良好的家风。
在周恩来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处理好自己与外部事物的关系,他自觉过好五关:“思想关、*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同时也引导和教育亲属们都过好这“五关”。以“*治关”为例,在周恩来看来,过*治关,最主要的是立场问题,这样一个*治立场问题,实际上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年秋,周恩来在上海,同教会学校毕业、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的表姐龚志如有一次见面谈话。当时龚志如对周恩来说:“翔宇,你现在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宇宙飞翔了,飞机来,飞机去,多帅呀!”周恩来笑着说:“自由吗?可不是这么回事,我到外国去,是代表国家,一举一动有人照相,一言一行有人录音,不能出一点差错。”他告诉表姐,外交上的事,得处处留神,慎之又慎,站稳自己的立场。既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又要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还要站在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一边,站在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立场不稳,就过不了*治这一关。总理现身说法,使得这个旧知识分子对当时思想改造运动中经常听到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类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此,龚志如懂得了*治立场的重要性,有了自己的*治信条,为新中国的幼教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周恩来的现身说法,让他的亲属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明辨是非的能力。
(故事节选自中共中央*校(国家行*学院)《“红色家风”主题诵读展播
周恩来的家风》)
尾
声
麦子:时间总是在回望中感到意味深长,情怀总是在沉淀后方显真挚热烈。
白森: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你想分享的故事,请扫描文章电台末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