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难抵是家书。今天是烈士纪念日,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和《中国妇女》杂志邀请烈士后人书写家书。一声回响,跨越时空。
先烈有知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01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黑水白山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是抗日英雄赵一曼所作《滨江述怀》,是她革命生涯的生动写照。年,赵一曼在与日军作战中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在饱受长达9个月的酷刑折磨后,赵一曼誓死不肯背叛革命,英勇就义,年仅31岁。
△赵一曼
临刑前,赵一曼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嘱托:“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信,在落笔18年后,送达赵一曼儿子的手中。
为国牺牲的母亲,她的儿子不曾忘记,她儿子的孩子,也不曾忘记。这封家书,来自赵一曼的孙女陈红。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奶奶:
距您牺牲已过去85年了。含泪写下这封给您的告慰家书,是想告诉您,我们没有忘记您,您为之献身的祖国和人民也没有忘记您。
“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是您留给您的宁儿、我的父亲的最后嘱托。父亲看到这封信时,是在您牺牲18年后。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父亲几乎哭晕在您的绝笔信前。
跟您一样,我也是24岁那年做了母亲,您当年不得不与幼子生离,那时您内心有多不忍,有多撕裂?生离之后您又是如何日思夜想、痛彻心扉?
您就义前留给儿子的诀别书,每个字都浸透了感天动地的伟大母爱。尤其读到“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这句时,我内心总是无比痛楚。
要是可以选择,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能够与我们粗茶淡饭平静生活、共享天伦的奶奶啊……您老人家想必也曾这样憧憬过吧?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为了更多人不再流离失所,更多家庭不再母子分离,您毅然选择了为国战斗,坚贞不屈,直至为国牺牲。
在故乡的翠屏山上,有一座您的汉白玉雕像,每天都有不少全国各地的瞻仰者来到这里,给您献上一束白花。在您战斗过的哈尔滨,有一条以您名字命名的“一曼街”,来来往往的路人想必一定也会把您记在心里,充满敬仰之情。
95年前,您离开家乡宜宾的时候还不满22岁,是时代洪流中一名追求进步的女学生。当时,全家人在合江码头为您送行,谁知这一走,您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如今,我与爱人和女儿一家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您也已经有了第五代后人,我的小外孙已经8岁了,可爱极了。他小小年纪便知道,“老祖宗”是令人敬佩的女英雄赵一曼。
奶奶,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祖国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您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会好好珍惜。相信您在天有灵若能看到,定会深感欣慰。
您的孙女:陈红
02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时隔半个多世纪,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江姐的狱中书信仍然振聋发聩。
△江竹筠
江姐名叫江竹筠。年,19岁的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年6月,因为叛徒的出卖,江竹筠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折磨,她毫不畏惧。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江竹筠被秘密杀害于重庆歌乐山下的电台岚垭刑场。16天后,重庆解放。
江竹筠倒在了黎明前最深重的黑暗中,她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却在烈火中永生,深深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这其中也包括她的孙子彭壮壮。
这是彭壮壮写给祖母江竹筠的家书。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亲爱的奶奶:
今年是年,距您离开已过去了72年。今年也是建党周年,如今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想对您说,您的理想已变为现实,您和爷爷,以及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盛世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奶奶,虽然我没有见过您,可您一直在我的生命里。我的脸上带着您的样子,我继承了您的下巴和颧骨,继承了爷爷的眉毛和身材。您虽然不能看着我一点点长大,却一直在我的成长中给我力量和信念。
奶奶,我们已经迎来建党百年,您在黎明前最深重的黑暗里远去,却用坚定的信仰和理想之光照亮了一代代人,也为我们留下了四代人薪火相传的珍贵“传家宝”。今日之盛世,终如您所愿!我们深深地怀念您!爱您!
您的孙儿:壮壮
03
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时刻直面生死考验,孩子却是他们心中的牵挂。有的孩子被寄养在老乡家中或被迫送人,有的失联、夭折甚至面临敌人的迫害。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好红色血脉,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创建中央托儿所,负责革命后代的保育工作。丑子冈是第一任所长。
△丑子冈
丑子冈的女儿丑松亮已经78岁,她也为母亲写下一封告慰家书。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亲爱的妈妈:
我们迎来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您离开我们也已过去近一个甲子。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啊摇篮》,让无数人认识了您和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保育员妈妈们,也带着我们这群从中央托儿所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后代,重回当年的红色延安,重温那段永生难忘的峥嵘岁月。很多观众都为您和老一辈革命者的无私精神和深厚家国情怀而感动,您们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烽火岁月中普通人身上熠熠闪光的高贵品质……每当听到这样的评论,我都深深地为您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保育工作者,战火纷飞中,您也是“另一片战场”上英勇坚韧的战士,为守护红色火种而浴血奋战,为保育革命后代倾注全部心血。在您和同志们的辛勤保育下,包括我在内数以千计的孩子得到了精心照料和培养,长大后投身祖国建设,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妈妈,您把全部身心都交付给了党和国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教事业中,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的温情时光。托儿所里最多时有多个孩子,您居然能准确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我想,这靠的不是过人的记忆力,而是您发自心底对孩子们无私的爱……
妈妈,您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勇敢前行,您参与、见证着我国保教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艰难历程。“一切为了孩子”,是您毕生的追求,也是您终身的践行。您和一代代保教工作者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儿童保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想,您若能看到,定会无比欣慰。
妈妈,我们爱您!思念您!
您的女儿:丑松亮
04
年10月,缪伯英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缪伯英勤奋好学,喜爱接触新生事物,逐渐萌生了为祖国、为劳苦大众和妇女解放而奋斗的理想。年3月,李大钊在北大秘密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缪伯英成为研究会唯一女会员。后经李大钊介绍,时年21岁的缪伯英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缪伯英
“一生坎坷,宗旨不改”,“诚实朴素,沉着勇敢,是一位杰出的妇女工作者”,这是陈毅和李维汉对何孟雄和缪伯英革命工作的肯定。缪伯英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日起,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战斗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第一线,领导妇女在参与革命中争取自身解放,积极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为早期共产党的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封家书,来自缪伯英胞弟缪立三的孙子缪尔宁。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姑奶奶:
一百多年前,您加入了李大钊创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党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30岁的年轻生命。如今,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阔步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姑奶奶,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时时刻刻给予我无穷的力量。作为后代,我们也要以您为榜样,以行动为之奋斗。
姑奶奶,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国妇女的骄傲,也是咱们缪家的骄傲,我常常想起您在《家庭与女子》一文中所说的话,“顺着人类进化的趋势,大家努力,向光明的路上走”。作为后代,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在您倡导的“光明的路上”砥砺前行。
姑奶奶,我的女儿相貌与您相仿,她也继承了咱们缪家矢志不渝、笃实好学的好家风。她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高考第一志愿就是您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我常带她到咱们缪氏长沙县的祖屋、长沙烈士塔以及您恩师李大钊的北京故居……就是要将您和革命先辈、一代又一代英雄的伟大革命精神,发扬和传承下去,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鼓起后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作为您的后代亲属,我也有着深深的遗憾,您的一对子女,在姑爷爷何孟雄牺牲后,失于战乱。爷爷和父亲曾多次寻找,却未能如愿,我们在心中默默祈祷,如若在您精神力量的佑护下,他们能在战乱中被好心人收养,平平安安地幸福一生,那该是多好啊!
您的侄孙:缪尔宁
05
向警予年出生在湖南省溆浦县。忧国忧民,积极进步的她先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读书,并改名“警予”,以此提醒自己要对封建势力高度警惕和反抗。
△向警予
年初,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年3月,因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法国巡捕房抓捕。面对严刑拷打,向警予宁死不屈。面对劝降,向警予断然拒绝:“我早已想好了,为中国劳苦大众而死,虽死犹生!”
这是孙女蔡楠写给向警予的家书。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亲爱的奶奶:
您好!
今年,您为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周年。相信作为党的唯一女创始人、早期领导人之一,您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吧!
奶奶,您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献出了短暂的生命。您离开这个世界已经93年了,但您对信仰的誓死坚守,“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始终活在我们心中。
作为您的后人,深感荣光,为我身上流淌着您的血脉而自豪。我知道,不辜负您的期望,继承您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业接续奋斗,做一个对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就是我们用行动对您的敬仰和缅怀。
奶奶,我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每当重温建党岁月,您和前辈的初心,激励我牢记使命。每当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我就会看看家里挂着的您和爷爷的画像,想想您们开创革命事业面对的艰难困苦,为了神圣理想置生死于度外,我面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您们的伟大英灵不朽精神带给我的能量,使我的内心更有底气,也更强大了。
奶奶,请再次接受我深切的敬仰和思念。看这太平盛世如您所愿,看这锦绣山河国泰民安,您安息吧。
您的孙女:蔡楠
06
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受到进步思想引领,刘胡兰心中早早便种下了革命的火种。年6月,14岁的刘胡兰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年1月12日,遭遇叛徒出卖的刘胡兰被捕。面对敌人的铡刀,刘胡兰毫无畏惧,壮烈牺牲时还不满15岁。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胡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短暂而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和赞扬。身为革命后代,刘胡兰的侄子刘军祥将讲好姑姑的故事作为自己的使命。
滑动查看家书全文↓
亲爱的姑姑: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年,您离开我们的74年里,全家几代人一刻都没有忘记过您,我们深深地怀念您……
今年,我们党迎来了成立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正是您和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国泰民安。
姑姑,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您的壮烈事迹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您牺牲时还不满15岁,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和力量支撑着您,在敌人铡刀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我想,因为您小小年纪已是一名信仰坚定、勇敢坚毅的中共候补党员了。继承您的初心和遗志,咱们家族包括奶奶、父亲和我在内,几代都是共产党员。我24岁光荣入党,如今已有近20年党龄。我时时处处以您为榜样,严于律己,实干担当,生怕有损英雄后代的声名。
我现在山区苍儿会工作。战争年代,这里曾是我党的根据地。听奶奶讲,您生前一直向往能在这里工作。如今奋斗在您的梦想之地,我倍感光荣,也深知重任在肩。这些年,咱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脱贫攻坚中摘掉穷帽的革命老区,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要和乡亲们一道,把您洒下鲜血的家乡建设好,让老区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这一定是您最想看到的。
家人们心里最遗憾的是,您没能留下一张相片。以前听爷爷奶奶讲,您大大的眼睛,性格也开朗活泼。都说侄女如家姑,每当陪二宝玩耍或给她讲您的故事时,我常常奢想:她会不会有点像您幼时的模样呢?其实,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继承您的红色基因——善良勤劳、甘于奉献、坚韧不屈。
姑姑,在您牺牲后的七十多年里,讲好您的故事成为全家人的使命。以奶奶、父亲和我为代表的三代人,在一次次宣讲中,难掩悲痛又无比自豪。
您放心吧!姑姑,您的初心就是我的初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要用行动传承您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血脉。您和革命先烈用生命打下的江山,正迎来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明天。
您的侄儿:刘军祥
纸短,情长。
先烈一句“不要忘记”里,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以身许国,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舍生取义,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勇于担当。而后辈一声“放心”,联结生生不息的英雄血脉,传承无畏无私、不屈不挠的烈士精神。
英雄走了,但他们留下火种、带来光明。惟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惟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阳光普照的大地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
编辑/陈晓冰
审核/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