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左二把电影及其本人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1#

《左二把》年上映,讲述了晚晴时期山西吕梁文水县镖师左二把(本名左昌德)的部分传奇故事,大战东瀛会馆,勇夺国宝,最终把国宝成功送抵紫禁城,受到道光皇帝嘉奖的故事。

左二把生于清嘉庆十三年,山西文水孝子渠村的一个武术世家,小时候能抱石狮子,五十斤的石狮子便是他的玩具,父亲甚是赏识,在左二把十七岁时,父亲左文法让左二把认苏州玉勇镖局总镖头张德茂为义父,三年以后被一位雅号“白眉道人”的武林奇人收为徒弟,悉数传授其武功,为其闯荡江湖,开办镖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武功高强,与祁县心意拳名家戴二闾、平遥的“神枪面王”王正卿义结金兰,三人被誉为“华北三杰”。道光十六年(年),左昌德告别师父回到北京,接管了齐化门外车铺。由于他的精力全都用在习武交友上,车铺很快倒闭。从此浪迹北京,后因抱打不平,打死了皇上奶官府里的少爷,被官府一度缉拿,恰遇其父的好友张德茂押镖北京,在其帮助下来到苏州,并把自己的玉永镖局交给左二把经营,次年改为昌隆镖局。从此,左家祖孙三代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镖生涯,足迹踏遍南七、北六13省,给江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清晚期的腐败无能,冷兵器时代结束。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等各地的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长江南北商业往来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三个因素导致镖局开始走向衰落,大量的镖师失业。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时代进步的潮流。当时的左二把看不透这一点,面对日渐倒闭的镖局,忧愤异常。无可奈何之下,左二把接受了这一事实,将镖局交由子孙左安民和左秉信勉强维持。自己于年回家养老,退隐授徒。光绪五年的年,左公病逝于家中。

左二把去世以后,其子左安民,其孙左秉信继承其业,勉强维持镖局生意,直到民国建立之后,才关闭镖局,叔侄二人同归故里,在乡间设场授徒传艺,将左家拳这一宝贵的拳种再次广为传播,孝子渠村老老少少习练左家拳的人不在少数。

迄今为止,

左家拳在历代子孙的传承中,从内功理到外功法,从健身到技击,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的左家拳。其中,左昌德及其子弟创始的面掌、弹腿和双钩堪称左家三绝。

左家拳有着丰富的内容,可分为拳术和器械二大部分。拳术包括弹腿、面掌、大小流式、大小叉拳、桃花掌等;器械有双钩、陆合枪、提柳刀、对劈刀、五虎断门枪、燕翅镗、状元笔等。还有左家秘制刀枪伤药、正骨推拿术等。

我从小听长辈们讲左二把一生的传奇故事,还有他流传下来的左家拳,现在武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有91岁的耄耋老人,最小的有5岁的顽童。年,左家拳已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家拳总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有幸学习过十路弹腿,它既传承了中华武术的精髓,也体现了竞技体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见证了江湖纷争的混乱和商业由盛到衰的社会背景,最可喜的是它还记载了当时许多关于文水的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以后的时间里,我会与大家多多分享有关左二把左家拳历史以及左家拳后辈传承情况,以助于大家研究清朝的镖行历史、经济文化、民间文学、拳谱行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