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汾阳飞机场的照片 [复制链接]

1#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mip.39.net/news/mipso_9222203.html

这幅图片拍摄于年4月5日,是汾阳民兵团团部人员及连以上干部在八二○四国防工程工地上(文水县马西公社神堂底村)的合影。

第二排最中间是当时八七三部队的茹副参谋长,左五是汾阳民兵团团长韩学立,左四是副团长王志同,左三是民兵团指挥组组长郝学增;右五是民兵团*委郝梓才,右四是民兵团副*委张树林,右三是民兵团后勤组组长张元光,右二是民兵团*工组组长路应宝,右一是指挥组副组长郭兴理。其余是团部其他干部及各连连长指导员,第一排右四是笔者孙士伟。

汾阳民兵团的第一任团长是汾阳武装部部长刘大计,第一任*委是曾担任过汾阳公安局、工商局局长的宋兆富。民兵营的第一任营长是担任过农机局局长的郑学全,第一任*工组组长是曾担任过汾阳农机局局长的赵玉河。第一任指挥组组长是李世英。后来,以上同志均提前回到了汾阳地方工作。

当时,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最高指示的时期,由毛主席亲自批示的八二○四国防工程落地于晋中地区(当时,汾阳县属于晋中地区)。年5月1日,吕梁专区组建时,上述地区以及全部人马又都划归了吕梁专区,而且将汾河西边原来属于平遥县的香乐、西王智、宁固、净化以及介休县的万户堡五个公社约八万多人划归了汾阳县。于是,汾阳民兵团里就有了原来属于平遥、介休的民兵。

当时,团部下面还有十个民兵连的建制,其中还有一个机械连。全团按照连、排、班编制,为了适应施工要求,一个班有十四五个人,一个排有四个班,五十多个人。一个连队(包括连部人员、后勤人员)有一百多到二百人,全团大约将近两千人。

汾阳民兵团承担了八二○四工程最为重要、最为艰苦、也最为光荣的施工重任——掘通子夏山、建好飞机洞。八七三部队领导对汾阳民兵团寄予厚望,汾阳民兵团也不负众望。在汾阳县革命委员会的领导支持下,在全团同志的艰难努力下,终于完满完成了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虽然,后来由于国际国内许多原因,飞机场没有正式启用。但是,每当回忆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每天和石头打交道,经常有负伤流血的现象),仍然令我们非常自豪。那情,那景犹如电影,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使我们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点击下方讨论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