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水一千三百多农户改种时差蔬菜发大财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84.html

11月20日,秋收基本结束,大多田地一片荒芜,但是在文水县南武乡东庄村,大田里还有成片成片的绿色。

村民李晓勇的地里,工人们正在收割西兰花,装车的蔬菜正被送往文水田园薯业专业合作社,等待集中外销。

“现在一斤能卖1块钱,国庆期间第一批卖了4块多,那会市场上缺货,我们就填了这个空白,价钱就上去了。”正在负责收割的霍二牛说。

不仅西兰花卖了好价钱,之前李晓勇头茬种植的马铃薯,也填补了六七月间马铃薯市场的空白,挣了不少钱。

“李晓勇等三人流转了多亩地,一年种两茬,毛收入达到多万元。”合作社理事长侯学斌介绍。

年,像李晓勇一样,东庄村周边村庄多农户瞅准市场空白,改种马铃薯、西兰花,面积达到1.5万余亩,亩均毛收入1万多元。

文水东庄村一带过去以种植玉米为主,平均每斤只能卖八九毛钱,一亩毛收入元左右,农民靠种地根本养不了家。

年开始,东庄村农民侯学斌考察市场后,开始试种极早熟菜用型脱*马铃薯,并成立了合作社。在文水县农委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助力下,取得了成功。年,为解决种植马铃薯后耕地闲置的问题,他又种植了西兰花,填补了国庆前后市场空白。明年,还将机械化种植已经试种成功的大葱。

“种地不能光考虑长得好不好,而要考虑销售。”侯学斌说。合作社不仅分析市场需求,还建立营销网络,不仅创建品牌,还统一销售。现在合作社的产品已经稳定占领山西、陕西、四川、湖北、广东等地部分市场。侯学斌的爱人说,当初她花0元注册的商标,现在有企业愿意花20万元买断。

销售解决了,生产也不能忽视。合作社对选种、起垄、下种、覆膜、施肥、打药、灌溉、除草、收获等全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目前,合作社选定了从荷兰引进的马铃薯原种,有了自己的西兰花智能育苗大棚,种植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高。

“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社+农户’为主体,以产业化为形式,我们的农户顺利实现了种地发财的梦想。”文水县农委总工程师徐文华介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