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遥达蒲李家的兴衰史老醯儿谝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检查项目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216/4771443.html

居住于山西省平遥县达蒲村李家,原籍为陕西省汉中市人。明朝年间李家先祖李实在山西做官,后因故辞官遂落户平遥县达蒲村。

经营颜料走出山西

李家传至清代,一直无人入仕,家境并不富裕,以务农为主,清雍正年间,李成殿始入商业,在本村开设铜碌坊(颜料作坊)。并且在平遥县城开设了第一家商号——西裕成颜料庄,在北京、天津开设分号经销染布的颜料。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平遥县达蒲村已经成为平遥颜料生产加工基地。西裕成颜料坊也成为该村首屈一指的大作坊。还与同村赵家合资开办的东义合颜料坊并称平遥县达蒲村的两大作坊。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武汉一带。曾经流传着“无达不成颜”民间谚语,就是指的是这里。

首创票号,如日东升

到李成殿去世那年,李家的资产已经较为充裕。“西裕成”商号交给他的次子李文赋经营,在天津新开的如升大颜料庄交给其长子李文质经营。李家的家业进一步扩大,在经营颜料的同时又陆陆续续开设绸缎、杂货、药铺、洗衣坊、肉铺、干果店等一系列商号,逐渐成为平遥一带颇有名气的富商。嘉庆、道光年间李文赋之子李大全(公元年)接手“西裕成”开始经营。在大掌柜雷履泰的精心策划下,为适应阜际之间的清偿需要,开始涉及汇兑业务,收入颇丰。道光三年(公元年),李大全投资30万两白银,由雷履泰亲自主持将“西裕成”颜料庄改为专门做汇兑业务的全国第一家票号(钱庄)。取名为“日升昌”,寓意旭日东升,繁荣昌盛。总部设在平遥县城东大街。票号(钱庄)实行本地存款,异地凭票取现的信用汇兑业务,后来又增加了贷款业务。既方便又安全,颇受广大工商户欢迎。“日升昌”票号的业务发展迅速,陆续又在北京、天津、保定、张家口、西安、上海、苏州、扬州、汉口、成都、重庆、桂林、南宁、杭州、香港等45个城市设立分号。“日升昌”鼎盛时期一年的汇兑总量达到万两银子,为李家带来滚滚财源。

汇通天下财源滚滚

道光十八年(公元年)李家又出资在平遥城设立第二家票号——“日新中”(钱庄),并且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各个商业重镇、码头设立分号16个。为了不丢老本行——颜料生产同时重新设立“东如升”颜料庄。道光三十年(公元年)李家在达蒲村建筑三座高楼院。咸丰、同治年间李家又在北京城设立东鸿记茶庄,在锦州城设立东升长茶庄,还在其他大城市设立分号若干。同治元年(公元年)李家的“日新中”票号(钱庄)由于经营不善自行关闭。竖年又投资10万两银子再次设立票号(钱庄)“谦吉升”,并且设分号若干。光绪年间先后在平遥县城开设“日升通”“日升裕”“日升达”“日升厚”“日升宏”五大钱庄,几乎控制了华北和华南的金融市场。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当时的盛况毫不夸张。在此期间开设的日升祥布店、日升益布庄、日升和当铺、日升远粮店、日锦缀药铺、云锦成药店遍布平遥县的大街小巷。在天津开设东如升、如升大颜料庄,在达蒲村开设桂林堂杂货店又两家当铺,买卖做的是红红火火,顾客是应接不暇,赚的钱是銻满盆溢,成为晋商中的巨贾。李家从李大全创办票号起,即由其子李葴视以及其继子李五典掌管其家业,买卖是越做越大,有了钱盖房子买地置家业,开票号(钱庄)是最成功的买卖。汇兑挣钱、保管挣钱、贷款更争钱,李家经营票号生意争的钱无法统计,也没有人知道李家到底争了多少钱!

穷奢极侈走向衰败

辛亥革命之后,李家的商号、票号陆续出现亏损。根本的原因有两方面因素:一、李家有钱以后,不思进取而是肆意挥霍,吃、喝、嫖、*、抽五*俱全。二、战乱频发,李家的商号、票号尤其是钱庄经常遭到抢劫,而且是洗劫一空,给李家商号、票号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钱庄买卖的利润大,所以后期(公元年)李家把主要精力、主要财力都用在钱庄生意上,但是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钱庄里的钱其中一大部分是客户存款,钱庄受到洗劫,那么李家的本钱,客户的存款都损失了,按道理来说这么多客户的存款钱庄要赔偿的!李五典、李五峰为躲避债务四处藏匿,家里的财产被仆人变卖、被亲戚侵吞、被客户搬走,随即家徒四壁、荡然无存!

李五典避之文水县北辛店村岳父家,李五峰先避居介休县北武村冀家后又逃回平遥女儿家,纷纷客死他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王恭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